九游娱乐官网由北京市人民政府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联合主办,总台北京总站等参与承办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在北京开幕。日前,赛事举办场馆国家速滑馆“冰丝带”已全面完成升级改造九游娱乐。场馆内有哪些新变化、新亮点?针对机器人场馆做了哪些特殊改造?一起来看↓
经过近20天的改造,国家速滑馆“冰丝带”已完成更新升级,多支机器人团队正陆续进入场馆,进行开幕式排练及训练测试。改造后的场馆功能分区清晰完备九游娱乐,中间设有仪式表演区、“灵机一动”表演赛场地和自由搏击比赛场地,两侧则分布着2块机器人足球5对5比赛场地、1块机器人足球3对3比赛场地,以及体操、武术、舞蹈、跳高、跳远等项目的场地,还有多块工业、酒店、医药场景类赛项的比赛场地。在各类比赛场地的外侧,还设置有多条机器人跑道。
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组委会市场开发部部长 赵东伟:我们在跑道的设计上做了一些优化九游娱乐,人类运动会的跑道宽度是1米22,但是机器人运动会的跑道宽度是2米1。也是综合了机器人的视觉识别定位,怕机器人串道,给它一个比较宽的比赛空间。
为保障机器人的运动安全,在对国家速滑馆的赛道进行化冰处理后,组委会还对原场馆的地面进行了三层特殊铺设:第一层为防火地毯,第二层加装聚乙烯板起到减震缓冲作用,第三层则铺设地胶,为机器人奔跑、跳跃适当增加摩擦力。
记者注意到,自由搏击的比赛场地已由传统的高台改为平地设置,外部围绳则采用可拆卸设计,方便机器人进出赛场。跳高项目配备了多台动捕设备,用于精准记录机器人的跳高数据。
此外,机器人足球赛作为本次运动会最受关注的项目之一,场地也针对机器人的特点进行了相应改造。
此外,场馆地下一层还设置了机器人存储区、维修区和充电区等多个后勤保障区域,为赛事提供全方位支持。
在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表演赛中,专门设置了机器人的单机舞蹈和群体舞蹈。这几天,北京舞蹈学院的参赛队伍正在打磨他们的参赛作品,在本次表演赛中,他们的机器人要实现人机共舞表演。一起跟随记者去看看训练的进展。
这9台机器人将参加表演的是舞蹈《秦俑魂》。该舞蹈作品改编自1997年获得全国“桃李杯”舞蹈比赛金奖的独舞作品。将独舞改编成9台机器人和1名舞蹈演员共同完成的群舞,从演员走位到动作编排都有不小的难度,每个机器人的动作不仅要独立编程,还要进行分组联动九游娱乐。
北京舞蹈学院教务处副处长 高骞:有5台是在这里进行舞蹈表演,同时还有4台在后面,进行打鼓的表演。机器人有“灵活手”,它可以握住鼓棒,并且准确体现音乐的节奏。实际上有三个层次,机器人舞蹈演员的层次,鼓手的层次和真正的舞蹈演员的层次,是一个多维度、多层次舞蹈作品创作。
人机共舞的舞蹈作品,想要达到视觉上的和谐统一,就需要机器人的动作尽量贴合人类,但因为机器人原厂设定的基础动作,并不能达到舞蹈动作的流畅标准,因此,机器人的大部分舞蹈动作是由舞蹈演员穿上动捕服采集完成的。
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教师 单思涵:这是非常困难的,我们一直精益求精九游娱乐,将动作练得更加顺滑,将经典动作进行重新分解、分析,并且融合组装。
除了群体舞蹈,在单机舞蹈表演赛中,北京舞蹈学院的学生选择了这个体型相对矮小些的机器人。它要完成的是传统的潮汕英歌舞表演。
北京舞蹈学院艺术学研究生 郭家宁:我们此次机器人舞蹈的设计,并不仅是让机器人根据程序机械化做动作,而是想通过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的形式,让机器人真正成为一个舞者。